热点活动       
10年累积输出562个双创方案,物流行业只有日日顺能做到 2025-11-25 14:13:05.0

近日,2025第十届日日顺创客训练营“B轮创”创客亮剑环节启动开营仪式。据悉,十年间,日日顺创客训练营累计输出562个行业双创方案,申请国家专利145项,均为物流行业最多。


价格战、同质化……当下物流市场的竞争,已滑入一种内卷的恶性循环——不少物流企业不再依靠创新和服务取胜,而是陷入非理性、消耗性的低价无序竞争,这终究是一场没有赢家的零和博弈。

破局,迫在眉睫。国家“反内卷”的号召,正是为行业指明方向:必须从“价格红海”转向“价值蓝海”。出路何在?在时代趋势下方向已然清晰:一是向外走,融入全球化浪潮,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构建供应链韧性网络与服务体系;二是向上攻,借力AI等技术跃迁,驱动物流行业从劳动密集型走向智慧密集型,重塑产业效率。

然而,当我们谈论出海、谈论AI、谈论模式创新时,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浮出水面:谁来规划全球化的网络?谁来开发和驾驭AI等技术?谁来设计创新的模式?一切突围的战略,最终都指向同一个核心——对创新人才的渴求。行业的竞争维度,正已从市场的争夺,悄然转变为人才生态的争夺。

01

厚积薄发:

562个双创项目点亮创新火种

在这一背景下,当我们回望,会发现有些布局早已悄然开始,并坚持了十年之久。日日顺创客训练营便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范例。它由中国物流学会与日日顺供应链联合主办,自2016年起航,便将目光投向了人才的源头——校园。

从行业视角看,这一项目已超越单一赛事范畴,构建了一个模拟真实商业环境的创业创新循环生态,其设计的“种子集、天使学、A轮研、B轮创、C轮训、IPO产”六步环节,本质上是一套将学术理论与产业实践进行深度嫁接的方法论。数据显示,十年间,日日顺创客训练营已覆盖500余所高校,吸引超5万学子参与、输出562个双创项目,申请145项国家专利……这些成果印证了该模式在激发创新思维与创业精神上的有效性。

这一模式的价值,更在于它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可复制的产学研融合样本。据悉,已有450余名大学生通过这一平台成功转化为创客,实现从校园到产业跨越的跨越,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以产业一线挑战驱动人才培养的可行性。

正是凭借创新的产学研结合的生态共赢模式,推动“双创”实践方面的价值与影响力,日日顺创客训练营已连续两年被纳入《全国普通高校创新创业类竞赛指数》22项项目清单。此外,2024年,日日顺创客训练营还被纳入“全国供应链大赛”,成为重要子赛道之一。

02

破壁前行:

60余项方案完成从赛场到战场的跨越

罗戈网获悉,在近期举办的“B轮创”环节,从“A轮研”(22所高校59个团队)中遴选出的39支精英队伍,所聚焦的议题已直接切入行业前沿痛点。无论是AI在仓储动态布局中的应用、区块链的供应链溯源实践,还是低碳物流的量化评估模型,其解决方案都体现了将前沿科技与产业实际相结合的探索。

对于这一探索,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任豪祥在“B轮创”环节现场点评时指出,走过十年征程,日日顺创客训练营已不是单纯的竞赛平台,而是为行业创新赋能的人才孵化器,是精准攻克行业痛点和企业需求的破壁利器。这一判断得到了实际佐证——超过60项创新方案在实际场景中落地应用,为行业带来了实质性的变革。

  • 譬如,2019年,日日顺供应链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“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”重点专项正式启动,成为物流行业唯一入选该专项的企业。该项目联合西南交通大学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海康威视、中铁快运等高校及企业,聚焦破解了我国物流运输多方式协同运行效率低、集成服务不足等核心难题。

  • 创新永不停歇。2020年,日日顺联合天津大学、京东物流等单位共同发布的《智能工厂物流作业流程规范》国际标准,填补智能工厂物流运作流程的空白,加速了物流业与制造业的两业融合。

  • 2022年,日日顺与天津大学主导制定的首个“智慧物流服务指南”国家标准正式发布,为行业智慧化转型提供了标准引领。

从校园里的创意火花,到实际场景的落地,这条创新路径清晰地展现了“以赛促学、以创促产”闭环模式的强大生命力。


03

决胜未来:

物流竞争转向人才与科技的新较量

需要看到的是,日日顺供应链自身的科技化、数字化战略为创客训练营提供了关键支撑。正如日日顺供应链总经理鞠衍亮所言,日日顺创客训练营的持续发展,同样也离不开日日顺供应链在产业一线的深耕与实践。其在数字云仓、智能调度、AI智能选仓等领域的20多项自主研发成果,构建了一个真实的创新试验场,使得学生的创新构想能够在具体业务场景中得到检验。

当然,作为海尔智家生态中的一环,日日顺供应链这一长达十年的公益投入,也与集团ESG战略中“人才发展”的长线理念相契合。它超越了短期的商业回报,展现了超越企业个体利益的责任担当,无疑是一种更具长期主义和生态视野的战略布局。

纵观行业发展态势,在全球化和AI驱动下,物流竞争正从规模竞争转向人才与科技的新较量。日日顺通过十年的默默深耕,率先完成了人才孵化生态的早期构建。其样本意义,不仅在于其取得的具体成果、为行业输送大量双创型人才,更在于其为行业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人才培养新模式——通过“前置投资”,创造未来型人才。

防腐托盘板  艾蔚贸易  口腔黏膜科  电工维修  古方减肥  精汇热处理  钢板加工雕刻  高考复习  电子公司  中式装修